前言
從逃頂週報開始出刊的那一天,我就不斷向各位讀者提示頂部風險,這是因為在敝人的交易系統中,確實表明頂部離我們僅有一步之遙。如果你讀過我的文章,並同意我的觀點,那「如何撤退」就是接下來必須思考的問題。
個人目前僅存的曝險倉位是 BTC 現貨,現貨要怎麼撤退?或許你會想「賣掉不就好了?」沒錯,賣掉現貨就是最簡單的撤退方式。
但,身為一名交易員,如何不讓每一分資金閒置是一門必修課!因此接下來我將分享一種另類的撤退方式:「1x 幣本位永續合約做空」
1x 幣本位永續合約做空
這邊先簡單科普幾個概念:
- 買入現貨 = 1x 做多
相信各位都知道,買入現貨與操作合約最大的差別,除了交易成本以外,就是「槓桿」。如果今天只是單純買入現貨,則不牽涉槓桿的使用,因此曝險上會是「一倍的多頭部位」。
- U 本位一倍做空會爆倉,幣本位不會
理論上來說,槓桿倍數 x 虧損幅度 = 100% 時即會爆倉(實際上在接近 100% 時就會爆倉)因此,如果使用 U 本位 1x 做空,當價格上漲 100% 時就會被清算。但幣本位不會,因為幣本位合約的保證金(抵押物)是「幣」,當價格上漲時,倉位的保證金價值也會同步提升,因此永遠不會爆倉。(注意:再次強調,此處單指「1x 槓桿」的情況)
在理解了上述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講解逃頂操作思路:如果我們把「賣出現貨」取代為「用現貨作為保證金,1x 幣本位開空」,本質上其實是相同的。
原理很簡單:
- 持有現貨 = 1x 的多頭曝險
- 幣本位 1x 做空 = 1x 的空頭曝險
兩者會直接抵銷,相當於幣價怎麼漲跌都跟你無關,相當於賣出。
或許有讀者會感到納悶:那這樣我持倉時的浮盈、浮虧又算什麼?我製作了一張圖,舉了兩個例子,如果是對於計算感到困惑的讀者,可以點開下圖查看:
各位有發現嗎?不論後續幣價怎麼漲跌,你的資產價值都是一樣的。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經過 1x 幣本位做空的操作後,如同前述:「曝險已經被我們的操作抵銷了」,因此才會出現不論幣價怎麼漲跌,都不影響資產價值的情況。
資金產能最大化
或許有人會問:那幹嘛多此一舉?直接賣掉現貨有差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資金費率(Funding Rate)」的概念。
在永續合約市場中,存在所謂「資金費率」的機制:
- 當資金費率為正,多頭方須向空頭方支付一定金額
- 當資金費率為負,空頭方須向多頭方支付一定金額
回到正題:為何要用 1x 幣本位做空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賣出?答案很簡單:將資金的產能最大化。
各位讀者不妨先看下面這張圖:
上圖是幣安 BTC 幣本位永續合約的歷史資金費率圖表,綠色為正,紅色為負。
相信讀者們應該不難發現:資金費率多數時間處於正值。這意味著身為做空方,我們可以在多數的持倉時間收取到額外的費用。以幣安基準費用 0.01% / 8hr 的單利計算來說,一天是 0.03% 的利潤,一年則是 10.95%。
當然並非所有時間都是正值,因此 10.95% 有些高估,但根據上圖,整體而言相比單純賣出現貨,仍能取得不錯的額外利潤。
並且,對於敝人這種「希望透過 BTC 幣本位長期累積資產」的交易者,比起出售手中的 BTC ,透過這種方式撤退,在心理上也會更為踏實。
結語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其實撤退不單單只有「賣出」這種做法,「1x 幣本位合約做空」只是其中一種,此外還有利用選擇權進行的撤退方式,但由於複雜度更高,因此今天選擇先提供各位讀者一套相對簡單許多的操作方式~
學習討論群組
親愛的讀者,你可能在思考:「這些深入的分析方法和珍貴的資料分享,我要到哪裡去學習和看到?」 不必再四處尋找!除了 DA Labs 網站優質的內容外,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社群生態系統,邀請想學習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朋友一同加入:
- LINE 官方帳號 https://urli.ai/line/q-2Q3R?muid=bot-jpq9c#
- DA 各公開頻道 https://t.me/addlist/ZKjU7QuwT7w4MTY1
在 DA 交易者聯盟的各個社群平台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講師和交易者,每日不停歇地討論市場資訊。動動你的手指,跟著我們踏上精彩的投資學習之旅吧!
DA Labs —— Bridge the Fintech G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