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在加密市場的歷史中,每一輪週期都像是一場充滿狂熱與幻滅的集體盛宴。從 FOMO 到 FUD,從龍頭幣狂飆到山寨泡沫崩解,每一次波動都刻印在參與者的投資記憶裡。
然而,這一輪週期卻與過往有著本質的不同。四年週期的神話正在崩解,基本面與價格表現不再同步,資金、敘事、交易者結構全面轉向,讓「經驗」反而成了錯誤的指引。
這是一輪屬於分化與篩選的週期,更是一場對人性與認知的反覆考驗。
牛市中場,還是深熊疊加?
本輪週期的第一個迷思,正是對「牛市階段」的判斷。比特幣不斷創新高,但其他資產的表現卻與其背道而馳。市場不再是齊頭式的上漲,而是形成劇烈分化的結構性景觀。
BTC 的單邊上漲與機構認購,使它成為唯一具有「資產配置共識」的幣種;而山寨幣早在年初就已轉為深熊,成交量低迷、流動性枯竭、項目方擺爛,彷彿成為另一個市場。與此同時,炒幣股、迷因幣和鏈上 PVP 成為部分投資者的生存之道。
這一輪市場已不可能用單一邏輯概括。比特幣自成一體,山寨幣則如同 A 股題材股,分散、投機、反覆輪動,沒有基本面支持,也缺乏持續性的資金關注。市場不再同調上行,而是裂解為數個彼此無關的循環碎片。
投資難度升級的本質
與 2021 年相比,這一輪週期普遍被認為「更難賺錢」。原因不止於行情冷淡,更在於市場遊戲規則的根本改變:
- 資金環境緊縮:高利率壓制資金風險偏好,美聯儲並未大規模放水,整體流動性仍在抽離中。
- 供需失衡:VC 在 2022 年募資過多、項目質量卻普遍滑坡,市場湧現大量「無產品、無敘事、只想上幣安」的空殼幣。
- 內生創新力下降:DeFi 與 NFT 曾為上一輪週期帶來強烈的「應用想像」,吸引圈外資金與創業者參與,而這一輪缺乏類似的創新催化劑。
- 項目格局保守:多數項目方只追求開盤即高估值,無意打造長期產品。高 FDV、速通交易所、空投即出貨,已成常態。
於是,過去的經驗反成誤導。曾經靠基本面分析、敘事預判即可賺錢的手法,如今只剩下短線投機、合約博弈。即便是迷因幣,也開始出現「只有莊家能賺」的局面。
在這樣的市場中,持續輸出敘事、維持產品創新的項目少之又少。玩家們被迫從尋找共識,轉向觀察莊家行為;從分析代幣機制,轉向追蹤大戶持倉。週期已轉為技術化、金融化的賽局。
從「主升浪」到「防守型投資」
正因如此,真正保住收益、甚至獲利的投資人,多數回歸了簡單有效的策略。比特幣再次成為主角,不是因為炒作,而是因為「它雖無驚喜,卻有確定性」。與其幻想百倍山寨,不如穩穩地拿住 BTC,接受它作為風險資產中的「黃金替代品」角色,已經被機構資金所驗證。
此外,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配置美股、做穩定收益的策略、或參與鏈上固定年化的工具(如 Pendle、USD1 等)。主力球員不再打垃圾時間,而是選擇在機會稀缺時減少暴露、保有火種。
真正成功的操作來自:
- 高點清倉山寨,避免進入 80–90% 的深回撤;
- 踏準敘事風口,如 AI Agent 概念、代幣虛擬角色板塊;
- 重建現金與 BTC 倉位比例,設定週期性的再平衡規則;
- 回歸紀律交易與風控,而非合約梭哈與幻想一夜致富。
這一輪不再講求倍數,而是講求生存。不是誰做得更快,而是誰能撐得更久。
山寨季還會再來嗎?
答案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殘酷。全面性的山寨牛市,很可能已經不會再出現。
從供給端來看,山寨幣不斷膨脹,品質卻越來越差。從需求端來看,外部資金僅願意配置 BTC,甚至對 ETH 都抱持觀望態度。流動性分散、共識支撐薄弱,加上持續創新的動能不足,山寨幣已難以承載主升浪的角色。
即使有反彈,也只存在於局部敘事或莊家控盤下的短線博弈。資金輪動已取代資產配置,共識建構被替換成了話題營造。投資山寨幣,從此不再是看中基本面,而是判斷「下一個炒作會落在哪一個板塊」,本質已淪為情緒與機會的賭場。
加密之外,何處是去處?
對許多加密資深投資人而言,本輪週期也帶來了價值觀的重新對齊。
- 第一層反思:我是否願意繼續承擔高波動、高不確定的市場?
- 第二層行動:我是否該把部分資金配置到波動更低、結構更成熟的市場?
於是,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轉向美股、黃金、商品,甚至研究現金流穩定的實體生意,尋求超越加密邏輯的長期回報。
也有部分人開始參與「加密股」這個新賽道——像 SharpLink、Bitmine 等公司透過融資購入 ETH 或 BTC,形成「幣股飛輪」。不過,多數人對這類標的仍持審慎態度:一來估值與供應機制差異巨大,二來缺乏類似 MicroStrategy 那樣的信仰人物與財務結構,極難複製比特幣幣股的成功。
投資最重要的能力,是誠實
這一輪週期,最深的教訓,不是財務損失,也不是看錯敘事;而是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理性。我們太容易相信過去的成功可以複製、太容易自戀式地認為自己能抓到轉折、太容易在賺錢後膨脹、在虧錢時僥倖。
真正的強者,不是永遠看對的人,而是願意反思自己盲點的人。真正能走過下一輪週期的人,是那些願意「放棄神話,回到現實」的人。在泡沫退去後,還能站在市場中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勇敢的,而是最有耐性與紀律的。
這一輪週期提醒了我們幾件事:
- 快速致富是偶然,但緩慢致富才是常態。
- 投資最簡單的策略,往往也是最難執行的策略。
- 與其等待下一輪山寨季,不如學會在雜訊中沉默、在風險中穩定、在變化中生存。
學習討論群組
親愛的讀者,你可能在思考:「這些深入的分析方法和珍貴的資料分享,我要到哪裡去學習和看到?」 不必再四處尋找!除了 DA Labs 網站優質的內容外,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社群生態系統,邀請想學習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朋友一同加入:
- LINE 官方帳號 https://urli.ai/line/q-2Q3R?muid=bot-jpq9c#
- DA 各公開頻道 https://t.me/addlist/ZKjU7QuwT7w4MTY1
在 DA 交易者聯盟的各個社群平台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講師和交易者,每日不停歇地討論市場資訊。動動你的手指,跟著我們踏上精彩的投資學習之旅吧!
DA Labs —— Bridge the Fintech G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