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1011 事件血洗 200 億加密清算
2025 年 10 月 11 日,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在數小時內抹去了近 200 億美元的槓桿倉位,共有超過 160 萬交易者遭清算爆倉。比特幣在短短一小時內暴跌 13%,帶動無數山寨幣腰斬,創下了這場載入史冊的「1011」黑天鵝事件。
這場災難早有伏筆,在 10 月 10 日晚上比特幣高位轉為下跌趨勢,一位巨鯨在 Hyperliquid 開啟了價值高達 11 億美元的空頭倉位,直到 11 號凌晨 5 點史詩級的暴跌驟然出現,伴隨著川普重啟對中國 100% 關稅徵收的利空消息,讓整個加密市場血流成河,清算規模超越歷史上所有的黑天鵝事件。
這次的 1011 黑天鵝事件又一次警惕我們加密市場風險巨大,每一次的黑天鵝都會重塑市場格局,改寫投資人的命運。本篇筆者將帶大家回顧加密歷史上的所有黑天鵝事件,說明黑天鵝究竟為何發生?該如何預防前兆?讓讀者下一次危機到來時得以順利應對。
黑天鵝事件是什麼?
黑天鵝基礎定義
「黑天鵝」這個名詞源自於統計學家納西姆•塔雷布在 2007 年的著作《黑天鵝:極不可能事件的影響》,指的是具有三種特徵的罕見事件:極難預測、影響巨大、事後可解釋。
黑天鵝這個概念來自於歷史上人們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直到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徹底顛覆了既有印象,後來衍生為在交易市場中突發的市場極端行情,如駭客攻擊、監管等原因造成,往往引發大規模的價格波動、流動性危機和系統故障。
黑天鵝對加密貨幣領域影響特別大的原因
在諸多的交易市場中,黑天鵝事件對加密領域影響特別大,因為加密貨幣的市場不成熟,相較傳統市場有統一交易所和熔斷機制,加密貨幣缺乏統一的保護措施、流動性分散在眾多交易所和不同的 Defi。
加上加密市場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高槓桿的投機行為導致反應過大,特別是在各協議和穩定幣相互依賴抵押,引發連鎖的清算效應,缺乏全面監管的框架限制,羊群效應的恐慌讓加密市場在黑天鵝事件往往受創嚴重。
為什麼 Crypto 市場更容易出現黑天鵝事件
Crypto 市場資金量體相對傳統市場小、流動性低和高槓桿,這次的 1011 事件僅一個關稅公告就可以導致 190 億美元的清算,社交媒體和散戶主導快速傳播訊息,訊息不對稱的恐慌讓本就波動大的市場共同放大影響。
加密貨幣市場中的黑天鵝類型
在加密市場的黑天鵝可以分為多種類別,以下舉例分別說明。
交易所/平台風險
交易所和平台風險為最常見的黑天鵝案例,如 Mt.Gox 因安全失誤倒閉、FTX 欺詐導致資金缺口導致連環破產等等。
加密市場會立即出現流動性蒸發,如連鎖公司破產、穩定幣脫鉤,代幣價格往往會在數小時內下跌 3~50% 需要數個月時間恢復。
智能合約 / 區塊鏈技術漏洞 / Bug
如 2016 年針對 DAO 攻擊引發乙太坊硬分叉、駭客於 2022 年對 Ronin 橋攻擊,盜取 6.25 億美元,引發 $AXS 代幣暴跌和連鎖 Defi 恐慌。
駭客攻擊盜取直接資金損失,引發鏈上擠兌恐慌,相互關聯的 Defi 都會受到牽連,但只要開源代碼修復即可停止損失,通常影響較小。
黑客攻擊 / 資安事件
駭客攻擊長年以來都是加密市場中損失資金的一大來源,駭客針對智能合約攻擊、竊取資金,如 2025 上半年加密犯罪遭竊的金額就高達 22 億美元。資安事件往往連帶影響監管緊縮和市場信心。
監管 / 政策突變 / 法律風險
監管和政策的突變就是本次 1011 黑天鵝事件的主因,歷史案例如 2017 年中國 ICO 禁令引發比特幣暴跌 40%;2021 年 519 事件中國挖礦禁令,全球比特幣算力下降 50%,引發比特幣超過 50% 的下跌。這類監管突變會立即引發除牌和資本外逃,根據政策國家的範圍有所不同,影響通常持續時間較長。
槓桿 / 清算風險 / 流動性挫折
如 2022 年 Luna UST 算法穩定幣脫鉤,造成 400 億美元市值消失,算法設計贖回失敗讓 UST 最終歸零。以及本次 1011 事件多頭高槓桿清算導致 USDe、BETH 脫鉤,數百萬交易者受影響,槓桿放大流動性崩盤慘況。
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貨幣黑天鵝事件
Mt. Gox 倒閉
Mt. Gox 是在 2010 年就成立的早期交易所,在 2013 年時處理全球超過 70% 的比特幣交易,Mt. Gox 在 2014 年宣布破產,起因為駭客攻擊遭竊 85 萬顆 BTC,而 Mt. Gox 長期隱瞞資金漏洞,導致後續用戶資金無法提領而東窗事發。
Mt. Gox 破產事件導致市場信心崩潰,比特幣價格從 800 美元暴跌至 200 美元,是加密市場早期的最大教訓。
FTX 破產
FTX 是成立於 2019 年的中心化交易所,上市後迅速成為估值 320 億美元的龍頭,位居全球中心化交易所前三名。
FTX 在 2022 年時因為創辦人 Sam Bankman Fried 挪用用戶 100 億美元資金給 Alameda Research 進行風險投資,資金缺口引發連鎖清算,$FTT 暴跌 90% 以上,FTX 和 Alameda Research 皆因此倒閉。
FTX 事件發生時為世界第二大交易所,超過 80% 加密貨幣投資人皆遭受影響,加密市場總市值下跌 2000 億美元,比特幣也因此跌破 16000 美元,後續花了近 4 個月才恢復原本高點。
312 事件
2020 年 3 月 12 日,COVID-19 疫情的擴散引發全球市場動盪,疫情恐慌連帶石油價格戰和傳統金融流動性蒸發,加密市場受影響尤其嚴重,比特幣在 3 月 12 日當天從 7900 美元下跌至 3850 美元,單日創下 38% 跌幅,清算了超過 12 億美元流動性,加密市場市值腰斬 55%,是歷史上首次因疫情對加密市場的重大衝擊。
519 事件
2021 年 5 月 19 日,中國政府宣布禁止金融機構參與加密交易,並嚴格控管加密挖礦活動,中國當時占世界超過 65% 算力,政策打壓之下引發恐慌出逃,加上馬斯克於 5 月 12 日宣布暫停特斯拉 BTC 支付,通貨膨脹的擔憂和過度槓桿引起連鎖反應。
BTC 當日從 43000 美元跌至 30000 美元以下,加密市場市值從 2.5 萬億跌至 1.2 萬億,超過 80 億美元的流動性在單日被清算,史稱 519 事件。
Terra Luna 死亡螺旋
Terra 是 Do Kwon 2019 年推出的 Defi 項目,在 2020 年 TVL 達到峰值,Anchor Protocol 當時推出高達 20% 年化的 UST 穩定幣,吸引大批用戶搶購投入。
UST 演算法設計缺陷,因為錨定依賴 LUNA 套利,在 2022 年 5 月 7 日 UST 脫鉤至 0.99 美元,恐慌擠兌壓倒了 Terra 的鑄造和燃燒機制,後續加速脫錨在三天內 UST 下跌至 0.6 美元,死亡螺旋連帶 LUNA 自 120 美元暴跌至 0.01 美元,蒸發了 Terra 450 億美元的市值,整體加密市場也下跌 20% 以上。
機制解析:為什麼會演變成黑天鵝?
在資訊繁多、價格變化動盪的加密市場,黑天鵝事件的演變往往因為多重因素疊加,不僅是因為單一關稅消息就造成如此嚴重的影響。
槓桿連鎖反應
在 1011 黑天鵝前夕,加密市場開放利息達到創下紀錄的 2300 億美元高點,整體市場槓桿比例過高,使得價格因關稅消息下跌時觸發數十億美元的多頭清算,強制賣盤湧入市場,引起連鎖清算反應。
流動性枯竭
1011 時週末的低流動性放大了價格衝擊,當時時逢週末美股休市後,市場訂單簿深度不足,上述的賣盤進入市場後輕易引起大幅價格波動,許多代幣價格出現價差,如 SOL 在 Binance 和 CoinBase 有 20 美元以上的 12% 價差。
因各大交易所的價格預言機依賴現貨數據,當時 6000 萬美元的 USDe 拋售後造成脫鉤,引發一連串借貸清算,最後影響數十倍價值的流動性失衡。
情緒放大
因為加密貨幣圈消息流通快速,社交媒體和散戶主導散播恐慌情緒,羊群效應將川普的關稅消息大肆傳播,加劇了崩盤拋售。
訊息不對稱
機構投資人、內幕巨鯨和散戶之間的訊息差在這種危急時刻更加明顯,如內幕於前一天晚上開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空單獲利暴富,而散戶往往最後知情損失慘重。
黑天鵝的前兆有哪些?
期貨數據
透過監測鏈上數據,我們可以更早發現市場異常,例如在 1011 事件前市場多空比達到 6.7:1 的歷史高位,90% 以上皆為多頭持倉,且許多幣種資金費率為正,預示著多頭情緒超買過熱。
交易所流通
1011 當週交易所有大額穩定幣流入,該週幣安穩定幣流入高達 62 億美元,創下 2025 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交易所儲備也來到歷史高點,異常的存款成為拋售時的彈藥,人為操縱的資金流入為大規模曝險鋪墊了基礎。
鏈上鯨魚異常
在這波下跌中獲利 800 萬美元的博主 Vida 表示,他在 1011 前夕監測到 Hyperliquid 的鯨魚在大量減倉多頭倉位,並有少數幾個開了異常大額的空投倉位,這個前兆讓他做好倉位保護並及時抄底獲利。觀測鏈上巨鯨的動向、大額資金流動讓我們可以更好即時避險,還能即時找到套利機會將危機化為轉機。
推薦讀者參考這篇數據分析,解釋了 1011 黑天鵝的資金變動。
— YQ (@yq_acc) October 13, 2025
如何預防與因應黑天鵝事件?
自上述我們了解到黑天鵝事件的前兆之後,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技巧來預防和減少黑天鵝帶來的損失。
1.降低槓桿 & 止損
限制使用 2~3 倍的低槓桿以免被清算,越高的槓桿會將價格波動放大,引發一連串的連鎖爆倉。並善用逐倉模式隔離保證金,限制各幣種的風險,面對極端下跌時切莫抗單即時止損,有利潤的倉位也要隨時套保避免轉盈為虧。
2.多元化投資組合
建議將倉位分配在多種不同的投資組合,大盤和山寨幣種妥善配比,避免單一幣種造成整體資產回撤過多,並使用跨資產如黃金、基金 ETF 對沖,應對傳統市場和加密市場的相關風險。
3.風險管理策略
每次交易限制在總資金的 1~2%,根據止損點調整倉位大小,做好風控是任何交易者的第一課,即使面對巨幅回調也可以保全不破產。
結語:黑天鵝風險難預料 風險倉管保護資金
歷史告訴我們加密市場的黑天鵝事件絕非偶然,而是市場結構性風險的體現,從本篇介紹的 Mt.Gox 、312、519 和本次的 1011 事件,每一次黑天鵝都重塑了市場格局,也教育了投資者對於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筆者認為下一個潛在的加密黑天鵝風險有幾種可能如下:
加密監管突變
雖然川普政府推行友善加密新政策,但國際監管分歧可能引發新的套利風險,如歐盟 MiCA 法規的嚴格許可要求與美國放鬆管制形成對比。
央行數位貨幣衝擊
截至目前有 137個國家正在探索CBDC 央行數位貨幣,其中 49 個處於試點階段,美國雖暫停零售 CBDC 開發,但中國 e-CNY 和 ECB 數位歐元試點可能分割流動性,導致擠兌風險。
全球債務危機
美國債務超過 35 萬億美元削弱法幣信用,將來可能觸發全球金融危機,高盛預測2025年衰退機率為20%,關稅政策可能加劇經濟蕭條。
系統性槓桿風險
全球機構加密暴險達 1270 億美元,家庭資產負債表風險上升,加密市場共 1.4萬億美元山寨幣市值相對脆弱,結合高倍槓桿可能引發大規模連鎖清算。
交易所集中化風險
Binance 獨大佔 50% 以上流動性的主導地位構成單點失效風險,如 1011 事件,主要交易所故障在低流動性環境下會放大清算,本次幣安也是損失最為慘重的平台。
穩定幣脫錨風險
全球 2320 億美元穩定幣市場面臨儲備、流動性威脅,如 1011 事件中USDe脫錨至 0.65 美元引發 193 億美元清算,凸顯算法穩定幣的脆弱性,未來有更多穩定幣出現,也會增加脫鉤的清算黑天鵝風險。
面對難以預測的黑天鵝風險,投資者需保持謙遜的態度理性投資,做好嚴格風控並持續學習,在加密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活下去比一時的盈利更加重要。
學習討論群組
親愛的讀者,你可能在思考:「這些深入的分析方法和珍貴的資料分享,我要到哪裡去學習和看到?」 不必再四處尋找!除了 DA Labs 網站優質的內容外,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社群生態系統,邀請想學習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朋友一同加入:
- LINE 官方帳號 https://urli.ai/line/q-2Q3R?muid=bot-jpq9c#
- DA 各公開頻道 https://t.me/addlist/ZKjU7QuwT7w4MTY1
在 DA 交易者聯盟的各個社群平台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講師和交易者,每日不停歇地討論市場資訊。動動你的手指,跟著我們踏上精彩的投資學習之旅吧!
DA Labs —— Bridge the Fintech G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