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加密貨幣市場在進入 2022 後,發生了幾次可稱作黑天鵝事件的暴雷危機,以 LUNA 為首,隨後引爆 3AC、FTX 破產等等的漣漪事件。於是來寫一些我對於這類機率事件的看法。
黑天鵝(Balck Swan Theory)
黑天鵝理論的提出者為前華爾街交易員 Nasem Taleb 在 2007年 出版的書籍《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出現。
根據 Taleb 定義,黑天鵝事件有三點特徵:
❶ 該事件為離群值,過去經驗讓人不相信其出現的可能性。
❷ 會為社會、經濟、政治、人民帶來極大衝擊。
❸ 發生後,人會因天性使然而作出某種解釋,使該事件成為可解釋、可預測。
案例:01 年互聯網泡沫、08 年次貸風暴、LTCM 危機、911 事件、慕尼黑慘案等等。
灰犀牛簡介
由經濟學家 Michele Wucker 在其 16 年出版的書籍《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提出,代表極可能發生、影響巨大,但被忽視的威脅,而非隨機微小的概率。
案例:安隆風暴、希臘與阿根廷債務危機、氣候變遷。
加密市場的機率偏誤
在加密市場中,我們時常能夠看到暴富神話或是暴負慘案,但時常看到,就代表只要進來這個圈子就很容易陷入這兩種極端的狀況嗎?那可不一定。
首先,參與這個市場的人數夠多,因此我們能夠從大量的樣本數當中觀察到這些少數的離群值,而這些離群值在經過媒體、群眾的渲染,為大眾增添了錯誤的認知。
(Ex:早期購入 shib ,翻了一萬倍、加密貨幣傳銷騙局,投資人損失慘重等等的消息。)
以其他投資市場舉例,在早期的股票市場也時常會發生這類極端的狀況,因此本就不該以一個成熟市場的標準去檢視加密市場的資訊。
其次,觀察投資人在加密貨幣市場取得的財富,仍是以中間值居多,並不存在人人都是大戶或是超級窮逼的現象。因此,以常態分佈來檢視依然行得通。從 BTC 持有人的群組地址數來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思考路徑,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持有BTC 0.00001-1顆的地址數量佔了90.61%,而剩餘持有 0.00001顆以下以及超過1顆以上的,兩者只佔了大約9.39%,可以見得是非常少。不過還是要再次強調,舉這個例子就是一個象徵性的代表,並不代表加密市場的財富分配就如同此狀況。
加密市場有哪些黑天鵝事件?
稍微閱覽了一下加密貨幣這十幾年來的歷史,我認為有三次大規模的事件可以歸類成黑天鵝。
❶ 2014 Mt.Gox交易所遭駭,85 萬顆 BTC 消失。
❷ 2016年以太坊 The DAO 駭客事件,間接導致以太硬分叉。
❸ 2022 Luna崩盤,市值 400 億美金死亡螺旋一夜蒸發。
觀察了一下,此三者符合黑天鵝的行程條件。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沒人覺得會被駭或崩盤,此外這三者也對加密貨幣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如 Mt.Gox 間接引發兩年的熊市,Luna 連帶影響了 3AC, FTX 等等。
最後,這些事結束後,也有許多人開始認為是本該可預測出來的事件等等。不過這三者也是我自己的歸類,讀者可以思考看看,得出自己的觀點。
加密市場有哪些灰犀牛事件?
根據上述對於灰犀牛的定義,我都會選擇尚未發生,但影響巨大,被忽視的風險。
❶ 監管危機與 CBDC 風暴
有看過我前幾次寫的關於以太坊的性質定論以及 CBDC 的介紹,應該就能了解這兩者對加密市場傷害的嚴重性。
監管會造成區塊鏈發展受到約束,而 CDBC 更是有可能間接取代穩定幣,直接影響整個加密市場的運作模式。
然而這兩者並沒有受到具體的重視與看待,甚至有部分人士看作偽命題,因此我認為他們可歸類在灰犀牛裡頭。
❷ 投機風氣盛行
當市場中的真正的 builder 愈來愈少,而投機份子愈來愈多,整體的狀況將停滯不前。
或是這樣的風氣放在灰犀牛的歸類較有爭議,不過我認為若是此類的狀況達到高峰,也有可能對整體造成一定的衝擊,畢竟這也是受到忽視的問題。不過也或許這只是一個行業陣痛期中必經的過程也罷了。
結語
前橋水基金創辦人 Ray Dalio認為在投資市場的聖杯便是多樣化投資,選擇相關性低的投資標的減少風險但不會影響回報。
而我認為這套方式是目前看下來最能應用在黑天鵝、灰犀牛這類系統性風險發生時的投資。
分散資金在不同的市場,以及留在身邊,當作緊急預備金的法幣等等,這些概念就像是地震的防災包一樣,防不勝防。
邱吉爾也曾說過:「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
隨時做好準備,當這類事件發生之時,或許能獲得意外的收穫。成為一位 Quick Adapter,保有盈利,才是在市場上生存下來的關鍵。
補充:綠天鵝事件
國際清算銀行(BIS)提出,是指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事件,對金融市場構成系統性的威脅。也可稱作「氣候黑天鵝事件」。
案例:卡崔娜颶風、2019年澳洲森林大火、08年中國雪災等等。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