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為什麼均線參數設定「重要」?
移動平均線(MA)的核心概念是透過平均值將雜亂的收盤價化為一條較平滑的曲線,而均線中重要的設定即為時間參數,若設定得好,均線將有助於提升你在交易上的表現。
所謂的均線參數是計算均線時所計算的時間週期,例如 5MA 代表著過去 5 根 K 線的收盤平均價格,這個參數將決定均線的敏感度與穩定性,同時也會影響呈現出的效果。
參數太大/太小的風險與影響
當設置小參數如:5MA、10MA 時,均線會對價格變化非常敏感,以至於能夠呈現每一次短期波動,這種短期參數適合短線交易者快速掌握市場動向,但缺點是容易產生假訊號,白白磨損成本。

而當參數設置太大如:100MA、200MA 時,均線會變得相當平滑,雖然更能過濾假訊號,但同時也會使延遲變高,難以形成有效信號。

常見均線參數設定(5MA、20MA、60MA、200MA)與用途
不同的均線參數即代表市場中不同層級的交易節奏,在交易策略中,投資者常會使用不同參數的均線來判斷短期與長期趨勢是否一致。
5MA:短線價格反應最快
5MA 主要反映市場中的短期波動,敏感度最高,它常被短線交易者或日內操作者用來捕捉價格加速或反轉的初期信號,例如當價格突破 5MA 時可能代表短期漲勢占優,反之跌破則為空頭力量占優,不過 5MA 身為最敏感均線的同時也會有最多的假訊號。

20MA:中期趨勢的重要分水嶺
20MA 常被市場投資者視為中期均線,用以取得穩定性及敏感度之間的平衡,當市場長期位於 20MA 上方時代表市場多頭氣氛濃厚,反之若跌破均線則為多頭轉為空頭的訊號。

60MA:中長期趨勢觀察線
60 MA 較 20 MA 而言準確性更高,但針對價格的靈敏度卻降低,因此可將其視為中長期觀測趨勢的均線之一,價格若能有效漲破/跌破 60MA,即代表市場近期趨勢較 20MA 呈現出的更強。

200MA:長期投資者的多空分界線
200MA 是最具代表性的長期均線,可將其作為市場長期趨勢的生命線看待,一旦價格跌破 200MA 且確認趨勢後,將可能迎來一段長期的熊市,反之若漲破 200MA 則有望迎來期待已久的牛市。

不同交易週期下的均線參數選擇
長久以來均線皆沒有一個公認的最佳參數,由於各投資者間都會有各自偏好的週期,也衍伸出不同種類的均線參數選擇。
日線均線參數
日線為最常見的分析週期,可用於分析每日的價格變化,常見的均線參數為:
- 短線參數:5MA、10MA(代表一週至兩週的平均價格)
- 中線參數:20MA、60MA(約一個月至一個季度)
- 長線參數:120MA、200MA(半年至一年)
日線參數適合一般中短線交易者,可明確看出波段趨勢與支撐壓力。
週線均線參數
週線中,每一根 K 棒即代表著一週的價格變化,因此參數對應的時間更長:
- 短線參數:5MA、10MA(約 1~2 個月趨勢)
- 中線參數:20MA、60MA(約半年至一年)
- 長線參數:60MA、120MA(1~2 年)
週線均線變化較慢,能過濾掉日常雜訊,適合中長期投資者追蹤市場趨勢。
月線均線參數
月線的時間週期又比週線更長,因此大多數時候僅會使用少數幾條長期均線,例如:
- 6MA、12MA、24MA(半年、一年、兩年)
月級別均線大多用於觀察整體經濟或產業周期,常被股票長期持有者用以判斷市場。
依據交易風格(短線/中線/長線)選擇參數
通常短線追求者會以速度為追求,因此使用參數較短的 5/10/20MA 進行輔助判斷,而中線波段交易者則對於精準度較有要求,建議使用 20/60/100MA 均線輔助,而長線持有者則對於速度最不要求,因此可選擇開啟 120/200MA 搭配使用。
多條均線組參數設定技巧
在交易中,單一條均線時常難以精準的判斷市場趨勢,因此許多交易者會採用多條均線組合策略,以比較不同週期的價格走勢,判斷市場強弱與轉折時機。
雙均線策略:最經典的均線組合
雙均線策略是藉由同時開啟短參數均線及長參數均線的策略,並以兩者的交叉形成買賣訊號,因判斷簡單也成為最常見也最易懂的均線組合之一。
- 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黃金交叉,市場訊號較為看漲。
- 短期均線下穿長期均線:死亡交叉,市場訊號較為看跌。

三/四條均線策略:提高訊號準確度
在雙均線基礎上加入第三或第四條均線,可以更有效地過濾假突破與確認趨勢延續,常見的三均線參數為 5/20/60 MA,若想增加第四條均線則再額外添加 200 MA,判斷方式如下:
- 當多條均線依序向上排列(短>中>長):市場處於強勢多頭
- 當多條均線依序向下排列(長>中>短):市場處於強勢空頭
- 若均線排列不規律:市場處於盤整階段,並未有明顯訊號。

參數搭配建議
開啟多條均線時,首先需注意各條參數間的設定不宜過近(如同時設定 5EMA、10EMA),否則訊號容易重疊、失去判斷價值。其次在高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可稍微縮短參數以提升指標靈敏度,而在穩定的債券、股票市場中則可以設定長週期參數以達到過濾雜訊的效果。
均線參數設定的實戰案例解析
讀懂均線參數後,不彷進行復盤以確認是否符合市場,以下是一些實戰案例解析。
短線交易參數:5MA/20MA
這套組合的特性是靈敏度高,能快速反映短期價格變化,且只要記住短線上穿長線形成黃金交叉、反之形成死亡交叉的規律即可開始進行復盤。
下圖為比特幣 30 分鐘線圖,可以看到透過設定兩個短線參數可以成功抓取短時間內的上漲/下跌機會,但同時紅框處也顯現出短線參數較多雜訊的劣勢。

波段交易參數:20MA/60MA
若投資者覺得上述的短線參數需要過多時間盯盤,可以選擇將兩條均線參數分別調整為 20MA 及 60 MA,並將時區調整為 4 小時至日線開始復盤。
下圖是比特幣 4 小時線圖,可以看到在線圖中共有兩次黃金交叉、兩次死亡交叉,且假訊號出現的頻率明顯更少,中間段皆是有用的交易訊號。

常見誤區與注意事項
移動平均線雖然簡單易用,但在使用上仍有許多誤區需要特別注意。
參數固定不變的風險
不少人一開始接觸均線時,會直接沿用預設參數例如 5MA、20MA、60MA 並直接套用到市場中,事實上市場環境與波動性無時無刻皆在變動,單一固定參數可能無法長期有效適應市場。
舉例來說,在牛市中價格波動較平順,短期均線如 5MA、10MA 可能效果顯著,但萬一市場進入橫盤震盪行情,這些短週期均線會頻繁交叉,導致假訊號頻出。
忽略自身交易策略的差異
均線僅是輔助交易策略,因此均線參數的設定應貼合個人的交易習慣為主,短線交易者注重速度,自然需要較短的週期,波段或長線投資者則更重視趨勢穩定度,應設定較長的均線週期。
忽略時間框架與資產特性
最後一個常見誤區是在不同市場與時間框架下仍使用相同的參數,這種做法忽略了資料結構差異對於均線的影響,以不同市場為例:
- 股票市場:一週僅有五個交易日,因此 20MA 約等於一個月的均線。
- 加密貨幣市場:全天候交易,所以相同的 20 MA 僅涵蓋約三週左右的時間,因此若把相同參數套用在幣圈,可能使均線的反應速度變快、靈敏度更高,導致訊號偏差。
常見問題
我可以直接套用別人推薦的均線參數嗎?
不建議盲目照抄,即使常見的均線 5MA、20MA、60MA 廣為人知,但並不是每位投資者使用起來皆能得心應手。
均線越多是不是越準?
不一定,多條均線能增加視覺判斷層次,但同時顯示過多均線容易干擾投資者的判斷能力,通常建議以 2 至 4 條均線為主。
均線參數要多久調整一次?
視市場狀況而定。若你發現原有參數的支撐/壓力關係失效即可嘗試調整均線參數,又或者每季或每半年度回顧一次參數表現,確保均線策略仍具效力。
不同資產的均線參數可以共用嗎?
如上述股票市場與加密貨幣市場的論點一樣,同樣的均線呈現出的效果可能會有誤差,因此建議根據市場狀況進行靈活調整。
小結
移動平均線的參數設定,從古至今並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答案,端看投資者需求而定:對短線交易者來說,靈敏的 5MA、10MA 是判斷動能轉折的利器,而對長線投資者而言,200MA 是整體市場的生命線。不過仍要記住,市場隨時在變化,參數也該跟著變,唯有持續測試與調整才能真正發揮均線的價值。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學習討論群組
親愛的讀者,你可能在思考:「這些深入的分析方法和珍貴的資料分享,我要到哪裡去學習和看到?」 不必再四處尋找!除了 DA Labs 網站優質的內容外,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社群生態系統,邀請想學習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朋友一同加入:
- LINE 官方帳號 https://urli.ai/line/q-2Q3R?muid=bot-jpq9c#
- DA 各公開頻道 https://t.me/addlist/ZKjU7QuwT7w4MTY1
在 DA 交易者聯盟的各個社群平台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講師和交易者,每日不停歇地討論市場資訊。動動你的手指,跟著我們踏上精彩的投資學習之旅吧!
DA Labs —— Bridge the Fintech Ga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