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chain:AI 融合區塊鏈,創新科技卻因 ICO 引發爭議?


前言

在近期低迷的市場中,有一項結合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的項目正在默默耕耘且即將正式上線主網,那就是本篇的主角-Lightchain AI。它引入了獨特的「智能權益證明」將 AI 的動態適應性融入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網絡中,並透過治理代幣$LCAI 處理相關費用及激勵措施。本篇文章將帶您了解 Lightchain AI 的亮點及討論網路上存在的質疑聲浪,分析究竟是跨世代產品還是冷飯熱炒?


Lightchain AI 介紹

Lightchain AI 是結合 AI 人工智慧與區塊鏈技術的新興平台,除了原有的區塊鏈機制外,額外新增三項創新的區塊鏈技術,期望藉此打造出一條透過 AI 動態調整的高速區塊鏈。

核心技術

AI 優化分片(AI-Optimized Sharding)

Lightchain 將分片技術交由 AI 虛擬機(AI Virtual Machine)時刻分析區塊鏈負荷,進而增加或減少區塊鏈分片的數量,達到增進效率、節省成本的目的。官方宣稱 AI 優化分片將有望每秒處理 100,000 筆交易,相較現有多數區塊鏈而言相當快速。

智能合約 2.0(Smart Contracts 2.0)

Lightchain 將 AI 版的智能合約形容為智能合約 2.0,與傳統智能合約的差別在於,智能合約 2.0 將輕量級的 AI 模型嵌入智能合約中,AI 將根據預測、風險評估等模組自動評估當下最公平的利率,對於 DeFi 而言將會是一大創新。

Proof of Intelligence (PoI)

POI 智能證明同為 Lightchain 提出的新型技術,POI 不依賴代幣持有量(PoS)驗證交易,取而代之的是通過獎勵節點執行有價值的 AI 活動來維護網絡的安全性與運作。這些活動包括訓練語言模型、推理以及優化,期望將區塊鏈的計算資源轉化為有利於 AI 科技發展的貢獻。

Proof of Intelligence (PoI)

Lightchain AI 起源與願景

Lightchain AI 於 2024 年正式亮相,雖未直接公開團隊成員,不過據推測團隊核心皆是區塊鏈中的技術人才,而創造 Lightchain 的原因是觀察到以太坊高昂的 Gas Fee、Solana 偶爾因網路壅塞而當機等痛點,而決定開發 Lightchain 並利用 AI 技術改善以上問題。

未來願景

團隊期望打造出「智能型去中心化網路」,透過將區塊鏈的透明、安全性和人工智慧的計算能力相結合,使區塊鏈不再限於金融領域,而是可以拓展到許多行業中善加利用。白皮書中明確表示:「我們不打算簡單地取代現有公鏈,而是希望為下一代應用提供一個智能、可擴展的平台。」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

  1. 改善區塊鏈效率:Lightchain 期望改善區塊鏈網路壅塞、高昂費用等問題。
  2. 推動去中心化 AI:當前 AI 科技主要由大型科技公司主導,期望透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讓 AI 的訓練過程更為透明化。
  3. 跨行業運用:項目不僅限於 DeFi 領域使用,更希望能拓展至醫療(AI 數據分析)、供應鏈(AI 實時優化)等產業上。

Lightchain AI Roadmap

Lightchain 官網明確寫出發展階段,就筆者目前看來,項目發展至今仍維持在正軌,因此可以期待在未來 2~3 個月內看到 Lightchain 正式上線主網。以下將列出過去、現在、未來的發展路徑圖,若想深入了解該項目不彷可以作為參考:

2024~2025 Q1:項目亮相及啟動測試網

項目正式亮相且向市場提出智能權益證明(PoI)、人工智慧虛擬機(AIVM)、AI 優化分片等嶄新科技,同時期推出 Lightchain 測試網,除了開放用戶體驗外,還能替項目觀察是否有使用上的問題。

治理代幣$LCAI 在項目亮相不久後開啟預售階段,目前的預售價格為 0.007125 USDT/$LCAI,不過筆者卻不推薦貿然參與預售,原因將在後續與爭議一起說明。

2025 Q2(當前階段):測試完成迎接主網上線

截至撰文當下,官方宣稱測試網已完成 90% 的部署,計劃於四月份向所有用戶開放,主要目的為展示 Lightchain 引以為傲的高吞吐量並展示首批去中心化應用(DApp)。主網預計於四月中旬啟動,屆時將正式啟動官網及開放質押治理代幣$LCAI。

2025 Q3~Q4:生態拓展與社區回饋

待主網上線後將會陸續上架 DApp,其中則涵蓋 DeFi、數據存儲與 AI 模型交易等不同面向的應用程式供用戶選擇。Lightchain 官方路線圖宣稱將會在不影響目前效能的前提下,持續優化 PoI 和 AVIM,同時也會聽取社區反饋推出頻繁更新。

Lightchain AI Roadmap

Lightchain AI 未來挑戰

Lightchain AI 作為一個結合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項目,雖然想法十分新穎,但不論是主網上線前還是主網上線後,仍存在許多挑戰。

匿名團隊

項目發展至今,即使測試網表現良好,但仍然有許多用戶質疑 Lightchain 為何遲遲尚未公開團隊成員,一旦項目方選擇匿名開發,萬一區塊鏈產生技術故障、資金管理問題或進展延遲等問題時,用戶將無法有效求援,這可能導致用戶對項目方失去信心。

技術挑戰

Lightchain 宣稱的新技術(PoI、AIVM)似乎相當理想,但這類型的新技術仍然需要市場驗證才可得知是否會發生網路壅塞、智能合約漏洞等危機,而官方宣稱的 100,000 TPS 目前未能確認是否為真實效率,若主網上線後與宣稱存在落差,可能動搖投資者的意願。

市場競爭

最後 Lightchain 能否在市場上存活下來將考驗其生存能力,不論是對上成熟公鏈(如以太坊、Solana)或是其他 AI 項目(如 Fetch.AI),皆需要證明 Lightchain 具有競爭力,否則該項目匿名團隊的特點將會使其處於弱勢。


Lightchain AI 質疑聲浪

筆者在收集資料時,看到 Reddit 上有貼文在討論 Lightchain 是否為詐騙(Scam)項目,貼文及留言討論的內容大致有以下三點:

  1. 購買$LCAI 代幣卻沒有在錢包顯示
  2. 預售階段為期過長
  3. 匿名團隊難以信任
Lightchain AI 質疑聲浪

經由筆者查看相關文章後,整理出的相關回應如下:

  1. 由於$LCAI 屬於預售代幣,目前尚未上架因此暫無價值,因此錢包內並不會主動顯示,投資者可以到「Can’t find token in your wallet?」查詢如何導入$LCAI。
  2. 確實從項目發展初期就開始拆分為多個階段預售,不過若官網融資金額屬實,代表仍有投資人願意買單。
  3. 匿名團隊確實如同前一段文字所述,容易使投資人較缺乏投資信心,不過仍有網友表示許多項目是從匿名起步的,因此匿名團隊是否不可相信將取決於個人。

Lightchain 創新還是舊題材?

看完了上述 Lightchain 的相關優勢及爭議後,本節就來統整一下,究竟 Lightchain 是否真的具有獨特優勢,還是環繞著舊有題材進行建設?

Lightchain 創新想法

  • PoI 的雙重價值:PoI 除了用於交易驗證之外,還可將節點的運算能力轉化為可交易的資產,例如將過程中的訓練數據販售給他人,創造額外的經濟價值。
  • AVIM 原生 AI 執行:允許智能合約 2.0 在鏈上直接運行帶有風險評估及市場預測的輕量級 AI 模型,無需利用外部的預言機即可執行。
  • 低門檻的生態參與:PoI 與 AIVM 支持低算力節點參與 AI 任務,讓普通用戶也能透過提供算力獲取$LCAI,或許可用自家設備運行簡易 AI 模型並獲得獎勵。

舊有項目的重疊點

  • 去中心化 AI:去中心化 AI 的概念早在 Fetch.AI 這類型主推人工智慧的項目問世時就被提起,若 Lightchain 無法拿出具體成果,則無法有效吸引 AI 方面的投資人。
  • 跨行業應用:Lightchain 提及 AI 可應用於多種行業的說法在區塊鏈中也極為常見。例如 VeChain 主打供應鏈,IOST 強調醫療與金融,幾乎每個公鏈都宣稱可跨行業。
  • 高 TPS 預期:高 TPS 作為新世代公鏈最常見的口號之一,至今 Lightchain 主網尚未正式上線仍無數據可表明是否可如預期達到 100,000 TPS,因此無從推斷究竟是喊口號亦或是真的可以達成高效率。

Lightchain AI 預售情況

據 Lightchain AI 於 X 平台上最新發布的貼文得知,迄今為止的預售共籌得 1900 萬美元的資金,目前正處於預售的最後階段,因此可推斷項目總預售收入約在 1900~2000 萬美元之間。

Lightchain AI 預售情況

同類型 AI 項目

由預售近 2000 萬美元的表現可看出市場對其 AI 與區塊鏈融合願景的接受度。我們可藉由對標市場上已上幣的類似項目,衡量$LCAI 未來上市時可能的價格區間。同類型項目如下:

  • Fetch.AI($FET):去中心化 AI 平台,主要依靠數據共享並達成 AI 任務執行。
  • Render Network($RNDR):利用區塊鏈提供去中心化 GPU 算力,主要用於 AI 模型訓練。
  • Bittensor ($TAO):去中心化機器學習網絡,通過代幣$TAO 激勵節點共享 AI 模型。

$LCAI 估值對比

下列將按照上述同類型項目,評估$LCAI 上市時可能的價格(假設初始流通量為 40%)。

$LCAI 估值對比

對比預購價格 0.007125 而言,要求 Lightchain 上市就追上諸多成熟項目顯然不切實際。不過我們可以參考以上項目的初期市值大約落在 1~2 億美元左右,對比之下 $LCAI 價格將處在 0.25~0.5 的區間,預購報酬達 3~7 倍,該數字顯然更為合理。

$LCAI 代幣分配

$LCAI 總供應量為十億枚,分配如下:

  • 預售(40%):預售階段為早期支持者和投資者保留的代幣,用於資助平台開發。
  • 質押獎勵(28.5%):用於發放官網質押$LCAI 獎勵。
  • 流動性池(15%):確保市場流動性,降低交易滑點。
  • 全球行銷(5%):致力於推廣平台並提升 Lightchain 知名度。
  • 國庫(6.5%):保留用作未來發展、營運費用,確保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 團隊(5%):透過發放規劃獎勵核心團隊及有貢獻者,確保長期成長。
$LCAI 代幣分配

結語

隨著 Lightchain 上線主網的預期將近,作為用戶的我們可以觀察項目方創新的 PoI、AIVM 技術能否解決現有區塊鏈的瓶頸,並帶領市場迎來新一波的 AI 熱潮。不過對於想投資、預購$LCAI 的用戶而言,或許等待才是較好的選擇,畢竟 Lightchain 雖然有創新的想法及技術,仍需等待市場驗整才可得知結果,若對於 AI 區塊鏈板塊感興趣,也務必做好研究再進場投資。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學習討論群組

親愛的讀者,你可能在思考:「這些深入的分析方法和珍貴的資料分享,我要到哪裡去學習和看到?」 不必再四處尋找!除了 DA Labs 網站優質的內容外,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社群生態系統,邀請想學習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朋友一同加入:

在 DA 交易者聯盟的各個社群平台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講師和交易者,每日不停歇地討論市場資訊。動動你的手指,跟著我們踏上精彩的投資學習之旅吧!

DA Labs —— Bridge the Fintech G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