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 月 12 日,SEC 新任主席 Paul Atkins 在第四次加密圓桌會議結束後發表談話,表示未來加密資產的監管政策方向將著重在「發行」、「託管」和「交易」三個層面,顯示加密產業的具體合規方案逐漸明朗。本篇文章將統整 Paul Atkins 的談話重點,並從加密原生項目、傳統金融機構和一般大眾的角度去探討監管方向帶來的影響,以及未來產業將如何演化。
Paul Atkins 的談話內容整理
Paul Atkins 以音樂產業的演進為類比,說明證券和其他資產向鏈上 (on-chain)遷移將有可能重塑證券市場的運作方式,包括利用智能合約分發股息以及透過代幣化增加流動性的投資機會。
然而,為鏈下證券所設計的法規並不能完全套用於鏈上資產,因而衍生欺詐和市場操縱等不法行為,阻礙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因此,Paul Atkins 宣告未來加密相關政策將不再倚賴臨時的執法行動,而是由 SEC 為市場參與者制定合適的法規準則,主要著重於三個層面:發行(Issuance)、託管(Custody)和交易(Trading)。
發行
- 當前挑戰
- 未能明確定義加密資產可否被視為「證券」,發行人無法確定受哪些法規約束。
- 缺少針對加密資產設計的註冊表,目前 IPO 的 S-1 表格和小規模融資的 Regulation A 所要求的披露資訊並不適用。
- 過去 SEC 採取「鴕鳥心態」,不願正視加密資產監管問題。
- 解決方案
- 由 SEC 工作人員發布聲明,持續澄清特定加密資產並不涉及《聯邦證券法》。
- 這些聲明無法完全應用於所有加密資產,需要建立更廣泛的指導原則。
託管
- 當前挑戰
- SAB-121* 會計公告阻礙了加密資產託管服務的發展。
- 未具體規範成為加密資產合格託管人的標準與類型。
- 「特殊目的經紀交易商*(Special Purpose Broker-Dealer)」制度極大限制了加密資產的業務範疇。
SAB-121*:由 SEC 於 2022 年 3 月發布的一項會計指引,將企業中代為用戶託管的加密資產視為負債,並需要呈列在資產負債表上,因而降低企業提供加密資產託管服務的意願。
特殊目的經紀交易商*:SEC 為特定金融活動如加密貨幣所設立的經紀交易商牌照,其業務範圍受到嚴格規範,因此限制了加密領域在 Web2 的發展。
- 解決方案:
- 撤銷 SAB-121。
- 根據《顧問法》和《投資公司法》更新適用於加密資產的託管規則。
- 廢除「特殊目的經紀交易商」框架,改以更合理的制度取而代之。
交易
- 當前挑戰:過去 SEC 阻止註冊人在平台上交易廣泛的加密資產商品。
- 解決方案:
- 聲明《聯邦證券法》中並未禁止證券和非證券資產之間的配對交易。
- 更新 ATS 的監管制度以兼容加密資產。
- 制定進一步的指導原則和方針,探索是否能實現加密資產在國家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和交易。
總結而言,Paul Atkins 為加密資產政策提出了清晰的執行框架和方向,旨在透過全面的監管規範監督加密市場的不法行為,維持市場穩定與安全,同時促進區塊鏈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欲了解 Paul Atkins 完整的演講內容,可參考 SEC 官方文檔。
新的監管方向會帶來哪些影響?
去年比特幣和以太幣 ETF 的通過可說是政府對加密資產的一種認可,但除了這兩種代幣之外,對整體產業而言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而根據 Paul Atkins 這次的演講,加密產業未來在拓展業務時將有可信的法條依據作為支持,並和傳統金融有更多合作而非對立的互動機會,預示產業即將邁入成熟以及大規模採用的階段。在這樣的風口下,對於「Web3 原生產業」和「傳統金融機構 & Web2 公司」而言會帶來什麼影響?
Web3 原生產業
首先,加密資產正式列入監管後,預計在初始分配、流動性、做市商、合約安全性等方面會有更完善的規範和標準,可以防止惡意的市場操縱行為,保障資產持有人的權益。
除此之外,其功能可以在監管框架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進行拓展,不僅只是侷限於目前常見的支付、生態激勵、治理、質押等功用,甚至能夠與真實世界結合創造出全新的應用場景。例如,將演唱會門票以靈魂綁定 NFT 的形式發送至購買者的錢包地址中,讓門票無法進行轉讓,避免黃牛氾濫的問題。
再者,監管的落地代表鏈下和鏈上資產能夠更加自由地流通和轉換,非常有利於目前的 RWA 賽道,也就是真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渣打銀行更是在 2024 年 6 月發行的 RWA 報告中大膽預測,至 2034 年,RWA 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30 兆美元,是目前 DeFi 市場規模 (圖 1)的 300 倍,若加上監管的利好因素,有可能迎來更大程度的增長。
若想進一步了解 RWA 賽道,可參考 DA Labs 的本篇文章:《【2025】RWA是什麼?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賽道&項目幣種?》
最後,Web3 產業在合規化後勢必會吸引大量 Web2 用戶進入,這不僅考驗各個公鏈的交易速度和系統穩定性,還需要克服用戶體驗的問題。
尤其理解區塊鏈的運作模式需要一定的知識門檻,要能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 Gas、跨鏈、地址和私鑰等概念讓新進的 Web2 用戶易於理解,設計更直觀的錢包介面簡化操作流程,從而降低新用戶的入門門檻。在這方面,帳戶抽象化(Account Abstraction)的發展就顯得格外重要。
簡單來說,帳戶抽象化可以簡化錢包的操作流程,讓用戶能夠使用生物識別、社交登陸等身份驗證方式來登入錢包和確認交易的執行,交易時的 Gas Fee 也會由第三方代為支付,用戶在交易前不需要再透過繁瑣的流程兌換相對應的代幣來支付手續費。
此外,帳戶抽象化還允許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開發自定義功能,在操作上更為靈活,大幅提升用戶體驗。透過帳戶抽象化,新用戶可以無縫從 Web2 過渡到 Web3 生態,在加密產業的普及化上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帳戶抽象化產品當屬 Particle Network 推出的 Universal Account。用戶可以使用 Google、X 和 Discord 帳號創建新錢包,然後直接透過信用卡購買並充值加密貨幣,在進行跨鏈交易時無需額外兌換 Gas Fee 便能立即執行,支援 Ethereum、Solana、BSC 等多條公鏈,用戶體驗非常絲滑。
傳統金融機構 & Web2 公司
監管的落地,代表傳統金融機構和 Web2 公司也能開始大規模進軍 Web3 市場,且和原生 Web3 項目相比,這些公司具有更大規模的資本和用戶基礎,在發展速度和潛力上比大多數的加密原生項目更有具優勢,而 Web3 市場的開放也將為他們帶來更多機會,例如:
- 提供加密資產服務
具體的監管規範為進入加密貨幣市場提供了清晰的指引,降低了合規風險。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以安全地提供加密資產的交易、托管和貸款等服務,包括加密資產基金、ETF 產品和加密資產保險,並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更快速和便宜的跨境支付方案。 - 創新的金融商品
結合傳統金融和原生加密資產,開發全新的金融商品。例如,這些機構可以將加密貨幣和現有的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基金等)進行結合,創造出複合型投資產品,擴展金融產品的多樣性吸引更多的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參與。 - 去中心化數位身分與數據管理
不論是傳統金融機構或其他 Web2 公司,都可以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和不可竄改的特性,在鏈上建立更安全和靈活的身份驗證方式和數據管理。例如結合 NFT 和零知識證明建立個人的鏈上身份系統,或是將傳統供應鏈的數據整合至鏈上,提供快速且透明的資訊更新。
總體來說,隨著加密市場的監管規範日益具體,傳統金融機構和 Web2 公司有機會找到有別於傳統市場的潛在機會,並借助原有的資本、技術與用戶基礎,快速擴展業務,迅速搶佔市場份額,進一步推動其全球業務的拓展。
一般投資者可以做好哪些準備?
在這個監管剛起步的階段,加密政策具體要如何執行仍處於混沌的狀態,也不排除會有時而寬鬆、時而嚴格的狀況發生,導致市場的劇烈波動。身為一般投資者,應保持資產的健康配置,除了關注最新的監管動向外,也可以多留意監管利好的 Web3 賽道。
以上述提及的 RWA 賽道為例,RWA.xyz 彙整了該賽道中各類代幣化資產的鏈上數據,包括穩定幣、債券、私人信貸、大宗商品和房地產,一般用戶可以從這個網站取得 RWA 賽道的最新數據和報告,深入了解和分析目前的市場概況,並從中挖掘有潛力的新興項目。
除此之外,監管的落實不僅只是傳統機構單方面地進入 Web3 市場,鏈上的老牌 DeFi 項目如 Uniswap、AAVE、Sky(原 MakerDAO)等亦能將其業務拓展至傳統金融市場。這些項目透過優化交易體驗,並將 RWA 納入資產儲備和借貸系統,提前為未來的大規模採用進行佈局。
因此,除了 RWA 賽道外,也可以多關注這些老牌項目的最新發展,多使用 Universal Account 或 OKX Wallet 等抽象化錢包工具,提升互動的便利性與效率。
未來,DA Labs 也將會持續每月追蹤 SEC 在加密政策上的最新進展,提供第一手的消息彙整和市場分析,幫助一般散戶快速了解當前監管情勢。因此,記得關注 DA Labs ,可以掌握最新的 Web3 產業脈動。
學習討論群組
親愛的讀者,你可能在思考:「這些深入的分析方法和珍貴的資料分享,我要到哪裡去學習和看到?」 不必再四處尋找!除了 DA Labs 網站優質的內容外,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社群生態系統,邀請想學習金融科技、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朋友一同加入:
- LINE 官方帳號 https://urli.ai/line/q-2Q3R?muid=bot-jpq9c#
- DA 各公開頻道 https://t.me/addlist/ZKjU7QuwT7w4MTY1
在 DA 交易者聯盟的各個社群平台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講師和交易者,每日不停歇地討論市場資訊。動動你的手指,跟著我們踏上精彩的投資學習之旅吧!
DA Labs —— Bridge the Fintech Gaps